中文摘要

國家圖書館自民國87年以來,積極進行館藏文獻數位化作業。近年來,本館透過各種管道,蒐集相當豐富的臺灣地方文獻資料。其資料透過各種文字、影像數位化,呈現臺灣的歷史記憶。

期刊是一般訊息傳遞、研究發展之成果發表最快速的園地,也是記錄當代人文、社會、科技等活動最重要的媒體,在圖書館的館藏當中,期刊也是讀者使用量最高,主題及語言別需求最廣的資料。

國家圖書館藏有豐富各地方政府及文獻會所出版的地方文獻期刊,為便利民眾取得所需資訊,將館藏期刊作一介紹,每一種期刊都有各自的特色,但都是讓民眾瞭解地方過去的歷史及體認傳統的重要性。因此,期刊典藏數位化,建構高品質的服務,藉由網際網路,傳播及介紹地方歷史與特色,有效地保存地方相關資料,建立有價值的資料庫,成為有益於教育、學習、研究的數位化素材。

正 文

國家典藏數位化最重要的目標,即為文物典藏的保存及利用。經由數位化,豐富之館藏得以永續保存,提供學術界及相關文化產業研究。

國家圖書館除了蒐藏珍貴的古籍文獻外,還藏有豐富的地方文獻,地方文獻的價值在於保存地方史料、增進地方瞭解、提供鄉土教材及凝聚地方意識。在地方文獻中,期刊最能表達一個地方的特色。

期刊(Periodical)是指刊期間隔較短,且在一定名稱之下,集合多人的創作,分期刊行的出版品。期刊的內容廣泛、資料新潁、出版迅速,因此,不僅成為現代社會中知識傳佈的媒介,更成為學術研究的利器。所以,期刊是研究時事、科技新知、最新發展與未來趨勢的重要資源,也是記錄當代人文、社會、科技等活動最重要的媒體。

清嘉慶20年(1815),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和米連共同於麻六甲創辦《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為第一種中文期刊。清道光13年(1833),由麥都思和郭士立於廣州創辦了我國第一種中文期刊,稱為《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

日據時代在臺灣發行最早的雜誌「臺灣產業雜誌」月刊,於清光緒22年(日本明治29年、西元1896)六月十七日創刊,此後各種文藝、教育學術、財經、法政、及其他雜誌相繼發行。

臺灣光復後,最早出現唯一的民間綜合文化雜誌《新新月刊》,於民國34年(19451120日創刊,內容書面紙20頁(其中漫畫2頁),於民國36年(194715日印發第八期停刊。此後,期刊在我國萌芽、成長、終至遍佈全國。

在圖書館的館藏當中,期刊是讀者使用量最高,主題及語言別需求最廣的資料,為使期刊的特色呈現,將館藏期刊中選擇幾種介紹如下:

 

文獻雜誌(The I-Lan Journal of History雙月刊  宜蘭縣文化局出版

《宜蘭文獻雜誌》為宜蘭的歷史文化論壇,不只開創了台灣地方史研究與寫作上的新形式,更為一般性的歷史知識、歷史意識而言,也提供進一步討論的起點。曾於民國838687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雜誌獎。

自民國48年(1959),以人物傳記形式,陸續出版8期,之後停刊。民國82年(19931月復刊後,以雜誌的形式問世。本雜誌以保存鄉土資料、帶動研究宜蘭風氣、提供發表園地為宗旨,刊載有關宜蘭縣之學術論著與譯述,文物史蹟、文獻資料之研究,民情風俗之介紹、歌謠諺語、宗教信仰之報導與論述,人物傳記、口述歷史,新知介紹,書評和專題書目,田野工作報導等相關主題之文稿資料、圖片等。

此外,宜蘭縣史館每期提供〈宜蘭縣史館最新動態(活動櫥窗)〉、〈宜蘭縣大事記初編〉以及有關宜蘭研究之論文摘要等內容,以方便研究者檢索利用。

 

臺灣風物(The Taiwan Folkways  季刊   臺灣風物雜誌社出版

《臺灣風物》創刊於民國40年(195112月,至今已歷40多年,始終未曾間斷過,是臺灣光復後民間最悠久的刊物。              
  《臺灣風物》係由陳漢光發起成立,自第656期合刊,至第1023期合刊為止(19561960)是該雜誌經營最艱苦的時期,常因經費不足,發生出版無以為繼的情況。在經費拮据時,台灣風物曾以手寫編印發行,或以史料印行充當。自201期之後,改為季刊發行,按期出版,迄今未曾脫期。         

《臺灣風物》除了定期出刊之外,也出版叢書。最初係以民俗習慣的採集紀錄和隨筆為主,並架起日治時代民俗研究和戰後台灣研究的橋樑。

1970年代末期,台灣研究漸漸受到重視,使得台灣風物越來越學術化,越來越專業化。《臺灣風物》的編輯內容主要刊載有關臺灣歷史文化之論著、譯述、史料評介、史蹟民俗介紹、田野紀錄、書評及文化活動報導等;並每期皆有出版消息及總目錄,以期讓大眾便於查詢與閱覽。因此,該雜誌的學術專業化的趨向越來越明顯。是一部具有參考研究價值的學術期刊。 

   
       
硓(石古)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Bureau of Culture Quarterly of Penghu County  季刊   澎湖縣文化局出版

硓(石古)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於民國84年(1995225日創刊,原刊名為《硓(石古)石: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發行至民國88年(19993月第17期起,改刊名為《硓(石古)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

澎湖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孕育出溫厚的人民與純樸的風俗,幾百年來,澎湖的民俗風情更帶著濃厚的古典風味,這些最美、最動人的一面,都可以在該季刊中看到最美的一頁。

由澎湖縣文化局出版的地方文獻刊物,多年來以成本縣愛好鄉土藝文人士的主要精神糧食,而其精采豐富的內容,更是「澎湖學」珍貴的來源之一。該期刊也曾榮獲台灣省文獻會「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審查小組」評為優等刊物。

硓(石古)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主要是提供一個公開的園地,讓地方鄉土文學擁有適當的發表管道,並促進其發展;該期刊舉凡有關澎湖的史地、文物、宗教、民俗、產業、古蹟、生態、建築、人文等文章,每期皆有文化記事專欄,文中又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增加刊物的學術性及休閒性,藉以保存並闡揚豐沛的澎湖鄉土文化。

 

臺東文獻(Taitung Historical Journal) 年刊  臺東縣政府出版

《臺東文獻》在36年之後,民國86年(1997515日以復刊形式發行,本刊原為半年刊,自民國88年(19995月起改為年刊。

臺東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生活型態與臺灣地區有所不同。但可以透過臺東文獻的復刊,將臺東的文化完整的呈現。臺東的人、事、物,學術性與可讀性兼顧,以及地方志編纂及鄉土教學業重為準則,使它具有知性與感性的空間。

《臺東文獻》是公開發表的園地,以保存臺東的各項資料為主,刊載有關臺東的史地、自然、醫藥、文化、名勝古蹟、人物、文獻等學術論述。每期都刊有〈臺東縣大事記〉。《臺東文獻》是一部具有參考價值的期刊。

 

臺南文化  半年刊   臺南市政府出版

臺南市文獻委員會係於民國40年(1951)成立,10月創刊《臺南文化》,發行至民國61年(19726月第9卷第3期即停刊;民國65年(19766月復刊。本刊原為季刊,復刊之後改為半年刊,它是本省各縣市間較早刊行鄉土史料的刊物。                                                            

臺南市直至十九世紀末期,一直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之重心,由於這層歷史淵源, 300多年來所累積的傳統文化精華,使台南成為無可取代的文化古都,因此,臺南市古蹟名勝特多,並有文化古都之美稱。有鑑於此,在翻閱《臺南文化》時,都可以體會到文化古都的香氣。

《臺南文化》刊載臺南市沿革有關之府廳州縣各種舊志書及各項地圖,詩文著述及金石拓片,流傳之典禮樂器民俗歌謠,重要及特殊文物之照片與撰著,地方掌故、古蹟文物、名人傳記以及重要史實等文化研究文稿。復刊每期都刊載〈臺南市大事記〉及〈臺南市議會施政總報告〉可提供大眾參考。

 

 

 

 

 

臺北文獻(Taipei Historical Documents Quarterly) 季刊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自民國41年(195212月創刊《臺北文物》季刊,至民國50年(19619月,計有10卷。嗣易名為《臺北文獻》於民國51年(19626月繼續發行,民國56年(196771日,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為別先後,於民國57年(19687月之期加列「直字」,並自第一期計起,仍名《臺北文獻》。

本刊物內容刊載有關臺北市或臺灣北部地方之政制、經濟、社會、教育、歷史、地理、藝文、宗教、人物、掌故、風俗等文字、圖片及譯述;每一圖片皆有說明文字,讓大眾瞭解其意義及價值。每期都刊有〈臺北懷舊〉及〈臺北市大事記〉,該會為服務地方文獻之研究者,便利其資料之查閱,經開發會藏圖書供眾閱覽,並將歷年出版書刊目錄彙刊於《臺北文獻》直字第739397期,及抽印本,以供各方參考研究。

 

◎臺灣史蹟            半年刊       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出版

       本刊原刊名為《史聯雜誌》,於民國69121日創刊。本刊發行至民國8811月第35期止;自民國896月第36期起,將刊名改為《臺灣史蹟》。本刊以研究臺灣史蹟源流,恢宏歷史教育,發揚中華文化,激勵全國同胞愛鄉、愛國之情操為宗旨。其內容載有研究臺灣史蹟源流之學術論著,一般性著作(含史蹟勘考之新發現、鄉土教學、先賢史蹟或外國維護史蹟之方法)、活動報導、臺灣史蹟源資料彙編、臺灣生態史、地方史與佚史等,是一部具有參考價值的期刊。

 

◎新竹文獻           季刊     新竹縣政府出版

        新竹古稱〈竹塹〉,以平埔族原住民語之諧音得名,西元1691年閩籍王世傑入墾,為漢民開發竹塹之始。新竹縣進行「新竹縣縣史館」籌備之初,為提供該縣內各文史工作室有關該縣典籍考據、田野調查之成果發表而於民國894月創刊《新竹文獻》。

本刊係公開的園地,除了針對〈新竹縣開發史專欄〉、〈原住民專欄〉、〈本土詩社〉、〈客家傳統歌詞〉、〈新竹縣文物專欄〉等方面刊載研究者之文章外,另有針對新竹地區文史工作室而闢之專欄以及關於前輩音樂家等諸多佳作。另載有〈新竹縣大事紀〉,瞭解該縣所發生的人、事、地、物。

        讀者可在文獻中感受到新竹地區文史工作者無限的生命力與軔性,文章中再流露出身為文化工作者的熱情及狂熱。

 

竹塹文獻雜誌(The Hsin-Chu Journal of History   季刊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竹塹文獻》於民國8411月以市試刊號發行,民國8510月正式創刊,本由新竹市文化中心負責出版,爾後皆由新竹市政府出版。

        新竹地區的文史研究,從民國42年發行的《新竹文獻會通訊》到次年停刊之後,文史工作者一直欠缺在地的研討園地。《竹塹文獻》的創刊,一方面承接了《新竹文獻會通訊》,另一方面更是開啟了一扇文史討論的門窗。

        《竹塹文獻》試刊號的發行,不僅提供新竹地區文史研究者一個公開的討論園地,亦更能廣泛蒐集並整理新竹地區的文史資料。《竹塹文獻》雜誌自創刊號起,以季刊的方式,每三個月出刊一次,同時嚐試以各種多元主題來蒐集資料,因此,本刊內容以竹塹地區之文史稿為主,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挖掘家鄉史料,帶動研究的風氣,提供發表園地。                                          

本刊曾獲得民國87年度金鼎獎推薦優良雜誌獎及民國89年度金鼎獎優良雜誌出版推薦獎。

《竹塹文獻》是一份人文的、社會的、互動的刊物,其內容精緻,文獻研究與整體頗具深度,對地方風土文物介紹亦詳實,在記錄既有的歷史時,更能提供讀者更深入的視野。

 

 

◎苗栗文獻            季刊       苗栗縣政府

  民國49年,苗栗縣文獻委員會,曾出版一次《苗栗縣誌》後,未再繼續編印文獻刊物,縣史形成中斷,每年僅補印舊縣誌稿及編印一些簡介、縣政、風光等類刊物,供各界參考及瞭解縣政進步之實況。苗栗縣政府為加強文獻工作,於民國706月編印出版《苗栗文獻》,本刊物原為不定期出版,自民國903月第15期起改以季刊發行。

《苗栗文獻》旨在發揚苗栗文化,其主要刊載古今苗栗之特色及古今文物,包括史地、古蹟、原住民等,將苗栗珍貴史實予以呈現,使讀者更感苗栗文獻的需要性及重要性,另附有〈苗栗縣大事記〉。

 

◎中縣文獻           不定期       臺中縣政府出版

       《中縣文獻》自民國40年代發行迄今已歷40餘年之久,是臺中縣最具歷史深度和內涵的刊物,更為保存臺中縣歷史文化最重要的紀錄。

        臺中縣的人文環境,素有其深厚的歷史特色和代表性,而臺中縣由於位處臺灣中部,境內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和文教發展、族群分布等,呈現出別具特色的生活風貌和習俗,也孕育出多樣化的中縣文化的特殊性,《中縣文獻》就在這種環境中產生。

        《中縣文獻》主要刊載有關臺中縣學術論著或譯述;文物史蹟、文獻資料之研究與介紹;民情風俗、歌謠諺語、宗教信仰;人物傳記、口述歷史;各機關、學校及人民團體之重要政蹟與設施等,另刊有〈臺中縣文化大事記〉。

        《中縣文獻》是促進臺中縣歷史、文化獲得進一步的保存、研究及推廣,讓讀者瞭解臺中縣的特殊性與多樣化,是一部值得閱讀的刊物。

 

◎臺中文獻           不定期       臺中市政府出版

        民國51年,臺中市政府成立文獻委員會後即著手編纂《臺中市志》,記述臺中市最早之開發沿革、發展概況與重要大事記等,尤其對於臺中市早期的開發歷程,蒐羅許多珍貴而確實的資料。但《臺中市志》的內容主要在史料的研究與整理,並沒有詳細記錄臺中市各項文化資料,而臺中市政府自行於民國7710月出版《臺中文獻》,體例採編年記事方式,蒐集臺中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類活動之記錄,作為臺中市發展的註腳。本刊物原出版至民國8611月第5期停刊,於民國923月復刊。復刊後將以新的風貌展現,對臺中市獨特的發展過程,有詳細的論述,另附有〈大事記〉。

 

◎南投文獻           年刊         南投縣政府出版                   

南投縣境因山脈成疊、交通不便,所以漢人入墾的時間較晚。最早是明鄭時期林圯帶兵屯墾沙連堡(即今竹山),其餘地區到清中晚期才有較具規模的人墾行動。即因南投縣自然資源豐富,人文蔚起,因此目前針對南投縣的地理、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相當可觀,現有南投縣史館已著手收集相關文獻史料,但較缺乏針對南投地區文獻的介紹,《南投文獻》可以補其不足之處。                                

        《南投文獻》於民國42年第一輯出刊以來,其內容主要刊載南投縣沿革有關各種舊志書及各項地圖、詩文著述及金石採本、民俗歌謠、古蹟名勝及文物、地方社會重大事項之研究報告等,並載有〈南投縣大事紀要〉,其記事內容以記題方式編寫,所蒐集的資料具有參考的價值。

 

◎彰化文獻(The Chang-Hua Journal of History) 不定期  彰化縣政府出版

        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可以累積的、可以承傳的,甚至可以生長的。文化本身應含有保存、融合、提昇及創造的意義,因此,《彰化文獻》就是因應文化的意義而創刊。

《彰化文獻》於民國898月創刊,秉持著研究彰化縣過往歷史及展望未來,用心地研究,讓民眾得一窺即將被遺忘的歷史軌跡。

《彰化文獻》刊載彰化文化,歷史等研究篇章,以彰化拓墾文物探討及彰化聚落的開發為主題。創刊號為平埔族與史前文化專題,刊登彰化平原上之原住民的論文5篇,分別為〈彰化地區史前文化〉、〈林厝遺址發掘及其意義〉、〈半線社的漢化與消失〉、〈大武郡社的社址、社域及地權的喪失〉、〈鹿港地區平埔族馬芝遴社社域及人口變遷〉等,藉此可瞭解平埔族在彰化平原之開墾上的燦爛成果,本刊物能引領我們追尋屬於自己的豐富歷史文化和鄉土情懷。

 

◎鹿港風物                 季刊          鹿港風物雜誌社

      《鹿港風物》是在鹿港文教基金會孕育下誕生的。鹿港文教基金會創立伊始,即設有鹿港雜誌社發行委員會,只因經費問題而停頓,直到施人豪教授的催生下,使《鹿港風物》這份雜誌順利於民國752月創刊,其意義非凡。

        本刊的發行旨趣,就是秉承鹿港文教基金會的宗旨,宏揚優秀的文風與純樸的善良民風,提高民眾的生活品質,促進地方的和諧與繁榮。本刊的內容,略分為鄉情報導、學術專論、古蹟介紹、民俗文物、人物春秋、文教活動、鹿橋心聲、行業消息、青少年園地、大事特寫與藝文天地等項。

        本雜誌可作為在地鹿港人與出外鹿僑得橋樑,使在地與出外的鹿港鄉親,對自己家鄉的文化有所認同與共識,也負有鹿港文化承先啟後的使命。

 

◎雲林文獻                 年刊          雲林縣政府出版

       《雲林文獻》於195211月創刊,源自雲林縣志稿,從民國7010月第25輯起改為15開本發行,並易稱為《雲林文獻》。

        《雲林文獻》專刊有關雲林歷史、地理、文藝、民俗、語言、宗教等文字,並研討直接或間接和雲林有關之大陸內地的掌故、風俗等作品。另外,對於物產研究、田野工作報導;新知介紹、書評、書目等,都網羅在內,是一部史料極為豐富的刊物。

 

◎嘉義縣文獻        年刊          嘉義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嘉義縣文獻》原刊名為《嘉義文獻》,於民國5010月創刊,發行至民國8910月第29期止;自民國916月第30期起改為現刊名。

        臺灣文化由南而北,清季道咸間,淡彰未發達前,人才集中嘉義,因此,嘉義為臺灣文化發揚地,亦為我國開拓臺灣之丕基,史蹟文物豐富,唯賴《嘉義縣文獻》呈現出地方歷史文物中心。

        《嘉義縣文獻》刊載嘉義縣有關之各種舊志書、地圖、詩文著述、各地方民俗歌謠、古蹟名勝介紹、鄉賢各臣之事蹟、傳記、縣府重要政績等。另載有〈嘉義縣大事記(附臺灣省及國內外記事)〉。

 

 

◎南瀛文獻           年刊          臺南縣政府出版

      本省歷史雖短,文化之發祥,應以臺南縣為最早。但臺南縣向未有一部完整的方志,且文獻資料,或多集中於臺南市與嘉義縣。《南瀛文獻  》就是在這種環境需求下產生。

        《南瀛文獻》創刊於民國423月,為臺南縣唯一的綜合性雜誌,亦是臺南縣惟一的文化之象徵。其間雖歷經多次的改版,發行日期也由季刊,改為半年刊、年刊,但其內容,除了政治、經濟之外,凡有關文化歷史等文字,均可刊載;因此,本刊物都設定在延續性、在地性、普遍性、教育性等方向上。所以,這是一本認識南瀛這塊土地的重要刊物,也是記錄留存這塊土地的文獻史料及其風貌。

 

◎高縣文獻           年刊          高雄縣政府出版

       《高縣文縣》於民國69年創刊,舉凡有關家鄉人情的、風土的、人文的、自然的、藝術的題材,皆是本刊物網羅的對象,能孕育出本土文化的意念,展現時代新藝術、新文化的新境界。

        《高縣文縣》初期所刊載的內容大致與縣政有密切的關係,其中穿插該縣的歷史、地理、風俗等文,並且亦載有學校活動的報導和該縣大事記。在後期所刊的內容主要以鄉為單位,為介紹對象,將該鄉的歷史、人文、自然、產業等,經由文史工作者協助撰稿並提供珍貴資料,並對該鄉的歷史變遷、人文特色、自然生態與產業文化有更深刻的瞭解。因此,《高縣文縣》對於認識鄉土進而愛護鄉土的情懷,已做了最好的詮釋。

 

◎高市文獻(Takao Historiography        季刊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出版

        《高市文獻》原刊名為《高雄文獻》,以季刊的方式,於民國6812月創刊,發行至第33期,從民國776月起改刊名為《高市文獻》,其卷期另起。

        《高市文獻》主要刊載有關高雄市之文獻論著、譯述、高雄地區之歷史文物、金石拓本、詩文著述、鄉賢名儒之遺墨、傳記、碑銘等、民情風俗、歌謠諺語、宗教信仰、家藏族譜及歷史文物等。

        《高市文獻》是專屬性之期刊,對歷史政經,深具劃時代的價值,讓民眾了解高雄市的人文歷史與特色,是一部值得品味的期刊雜誌。

 

◎屏東文獻(The Ping-Tung Journal of History   年刊     屏東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屏東文獻》以雙月刊的方式,於民國8910月創刊,但自民國9112月第6期起改為年刊。本刊為保存鄉土資料、帶動研究屏東風氣、提供發表園地為宗旨。

《屏東文獻》主要刊載有關屏東縣之學術論著、文物史蹟之研究與介紹、民情風俗、歌謠諺語、宗教信仰、人物傳記、口述歷史、新知介紹、書評、書目、田野工作報導等。另載有〈屏東縣大事記

        今透過《屏東文獻》的發行,可以瞭解屏東地方資料的整理、分析、運用、研究,並整合學界與民間的差距。透過文獻的出版,重新賦予新面貌,達成縣史的建立與地方研究的存續發展的功能。

◎西瀛風物           不定期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出版

      澎湖或稱西瀛,自古就是臺灣西南部原住民短期漁獵的海田,宋、元以後更成了閩南漢人避秦海上的漁鄉。無論是自然生態或是人文歷史,都具有相當獨特的地方色彩。基於上述特點,於民國83年成立〈澎湖采風工作室〉,民國85年改名為〈澎湖采風文化學會〉,並用文字和圖像來記錄自己的鄉土,《西瀛風物》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

        《西瀛風物》以不定期的方式,於民國856月創刊,除了部分刊印當代學者專家有關澎湖的論述外,讓本刊成為各界對澎湖考獻徵文,和本會采風人田野調查的發表舞台。

        《西瀛風物》是一部富有鄉土的氣息,也是勾勒澎湖風貌的刊物,甚具有參考的價值。

 

◎金門(Kinmen      季刊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

      《金門》以季刊的方式,於民國6710月創刊,本刊物為發揚金門戰鬥精神,並介紹金門輝煌的歷史與當前特殊地位。

        《金門》的創刊,對於金門的文化工作者,與文藝愛好者,不失為開闢了一角展驥足之地,以往雖也有類似的刊物,可惜都因故而停刊。本刊物不管是過去的或是現在的,盡有金門人的光彩。       

《金門》主要刊載學術論著、建設報導、人文風俗、文史選載、藝文選錄及幽默小品等文。在本刊物中,有關金門的報導,較偏向於政經及軍事建設,為讓一般人對金門的全貌有較完整的認識,較深刻的印象,除了報導外,也收集有關民俗風情與歷史淵源之類的資料。《金門》是一份可讀性的綜合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