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圖書館」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密切,各地區之縣市立(文化中心)圖書館、鄉鎮市立圖書館,都是圖書館的一環。圖書館與各地區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兼具推廣教育、保存文化、提供資訊、倡導休閒的功能。而地方文獻是地方發展所留下的歷程與記錄,在地方文獻中,雜誌最能表達一個地方的特色。雜誌是一般訊息傳遞、研究發展之成果發表最快速的園地,也是記錄當代人文、社會、科技等活動最重要的媒體,雜誌的內容廣泛,不僅成為社會中知識傳佈的媒介,更成為學術研究的利器。                                        

地方文獻是研究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的重要資料,是圖書館的資源、財富和生產力。今日所謂的地方文獻,古時大都指地方志而已。章學誠本是「六經皆史」的提倡者,把方志說成是「一方之全史」。在他及其他學者倡導下,方志盡仿國史體裁,而其主要功用是整理和保存一方文獻。章學誠提出方志立三書即志、掌故、文徵,其內容實含地方志與地方史的所有內容,這樣,方志到清中葉時確實幾乎等同於今日之地方文獻了。

所謂「地方文獻」是指有關地方之歷史、文物、風土民情,紀錄地方歷史,保存地方文化,展現地方特色之各類型資料。總之,地方文獻就是地方發展所留下來的歷程與記錄。地方文獻紀錄了住民生活的軌跡與成就,保存歷來居民的創作成果。

因之,地方文獻的價值在於:()保存地方史料;()瞭解地方過去的歷史及體認傳統的重要性;()助長個人或團體組織對地方的共識;()促進社區、商業、家庭、教堂組織、城市計劃等未來的發展;()提供鄉土教材;()提供公共圖書館在從事地方文獻蒐集及整理時的參考。

本省的文獻工作,可以從19486月成立〈臺灣省通志館〉,並發行《臺灣省通志館館刊》之後才正式開始的。翌年7月,改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該會於19498月,出版雜誌《文獻》。19511960年間,臺灣各縣市多相繼成立文獻委員會,並出版各自刊物,進行整理地方文獻工作。惟1972年時,政府為精簡各機構編制,乃將各縣市文獻委員會改組,並縮減人員經費。嗣後,由於各縣市政府對地方文獻推展的努力,其刊物的出版有顯著的發展。19601980年間,大陸各省市旅臺人士為服務鄉邦,敦睦鄉誼,多有同鄉會之組織;為報導大陸人民生活,宣揚三民主義,並溝通各地鄉情,紛紛出版同鄉會刊。

 

 

為讓大眾瞭解1945-1987臺灣所出版地方文獻雜誌的變遷與歷史,以及對雜誌的認識,本文針對1945-1987地方文獻刊物的發展沿革做一介紹,以不同的角度展現當時雜誌發展的風貌;讓民眾瞭解臺灣地方文獻刊物的歷史及體認臺灣文化的重要性。

 

貳、臺灣文獻館之刊物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前身「臺灣省通志館」,於194861日成立,除了積極籌辦《臺灣省通志稿》之纂修外,並預備編印各種文獻專刊,以為研究學術、發表史料的園地,進而作為纂修志書時的參考資料。同年1025日,出版臺灣省通志館館刊》,19481225日停刊,館刊僅發行13期,共3冊。

19497月「臺灣省通志館」改組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直屬於臺灣省政府。1958年因省府精簡機構,改制為省民政廳所屬的三級機構,1996年省府成立文化處之後,19977改隸文化處,19997月因應臺灣省政府業務功能與組織調整,隸屬臺灣省政府。200211日改隸總統府國史館,更名為「國史館灣文獻館」係隸屬於總統府下唯一的三級機關。

19498月,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文獻,其初名文獻,自第1卷第2期起,始改為文獻專刊,其主旨在專門研究並發表有關臺灣文獻的各種論文(即所謂區域學術研究),以供從事本省文獻工作者及國內外學術界的參考。本刊又為配合文化總動員工作,發揚地方文獻,編印多種特輯,如「山地文化特輯」、「鄭成功誕辰紀念特輯」、「民間文化特輯」、「臺灣地方志展覽會特輯」、「劉銘傳特輯」、「鄭成功復臺三百年紀念特輯」、「臺灣中部古碑文集成」等;是一本研究有關臺灣文獻的學術性刊物。該刊物發行至第534期(195412月)。自第6卷第1期起,又改名為臺灣文獻,現仍繼續刊行中,是文獻會發行刊物中,歷史最久也最持續性,而無中斷者,是一部學術價值極高的刊物

 

參、縣市文獻會之刊物

本省的文獻工作,可以從19486月成立〈臺灣省通志館〉,並發行《臺灣省通志館館刊》之後才正式開始的。在1950年後,各縣市文獻會紛紛成立,包括臺北市及高雄市,進行整理地方文獻的工作。

1951年,臺南市文獻會發行《臺南文化》刊物,它是本省各縣市間較早刊行鄉土史料的刊物,也是首開地方文獻會出版刊物的記錄。

1952年,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發行《臺北文物》,後易名為「直字」《臺北文獻》;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出版《高市文物》創刊號,是以報紙的形式發行,12月出版第6期(半月刊)後停刊。19553月《高市文物》重新發刊,改為25開本印行,至19576月出版第2卷第4期(季刊)後又停刊。另有《臺東文獻》、《雲林文獻》、《花連文獻》、《臺北縣文獻叢輯》等刊物,此期為地方文獻刊物的重要發展時期。

1953年,發行《南瀛文獻》,為臺南縣唯一的綜合性雜誌,亦是臺南縣惟一的文化之象徵。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的《新竹文獻通訊》。

1954年,彰化縣文獻委員會出版《彰化文獻》11期後停刊。南投縣文獻委員會出版《南投文獻叢輯》第1輯,自27輯改稱《南投文獻》,

1955年,由苗栗縣文獻委員會發行《苗栗文獻叢輯》、原由臺中縣文獻委員會發行《中縣文獻》,僅出版1期,後由臺中縣政府復刊,再改由臺中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由嘉義縣文獻委員會出版《嘉義文獻專刊》創刊號即停刊,後重新發刊《嘉義文獻》(半年刊),又改為《嘉義縣文獻》。

1959年,發行《宜蘭文獻》刊物,19931月復刊後,以《宜蘭文獻雜誌》的形式問世。

1978年,發行《金門》刊物。

1979年,發行《高雄文獻》刊物,從19886月起改刊名為《高市文獻》。1980年,高雄縣政府發行《高縣文獻》刊物。

1981年,苗栗縣政府為加強文獻工作,發行《苗栗文獻》刊物。

1983年,嘉義市政府發行《嘉義市文獻》刊物。

1951年至1983年止,總發行21種。文獻會刊物,如雨後春筍,蔚為當

時一種時尚,實為研究地方文獻的一大盛事,可惜因羅致人才不易、經費不足,以及不受重視,出版刊物時斷時續,甚至有的停刊而告終,延至今日有學術價值者,僅有臺北文獻、臺南文化、南瀛文獻三種而已。

肆、同鄉會之刊物                                    

    臺灣光復後,臺灣文獻館及各縣市文獻會為整理地方文獻的工作,發行地方文獻的刊物,以利地方志的編纂。同時,大陸各省市旅臺人士為服務鄉邦,敦睦鄉誼,多有同鄉會之組織。為報導大陸人民生活,揭發共匪陰謀,宣揚三民主義,並溝通各地鄉情,紛紛出版同鄉會刊。各地同鄉會及文獻雜誌社所出版的刊物,在臺灣所發行的地方文獻刊物集中在19601980年間,除了蒐集整理地方文獻外,並報導有關大陸各省的現況,其參考價值甚高。

同鄉會之刊物自1962年由四川文獻社所發行的《四川文獻》刊物為開端;1965年,臺北市貴州同鄉會發行《貴州文獻》刊物;1966年,江西文獻社發行《江西文獻》、湖北文獻社《湖北文獻》等刊物;1968年,福建文獻雜誌社發行《福建文獻》、浙江月刊社的《浙江月刊》等刊物;1969年,中原文獻雜誌社發行《中原文獻》刊物、湖南文獻雜誌社發行《湖南文獻》,19711月起改刊名為《湘學新報》;1970年,東北文獻雜誌社發行《東北文獻》、陜西文獻社《陜西文獻》等刊物;1971年,臺北市河北同鄉會發行《河北平津文獻》、臺北市海南同鄉會發行《海南文獻》,自1993年起,合併《海南雜誌》與《海南文獻》為《海南文獻革新版》、臺北市廣東同鄉會出版《廣東文獻季刊》、雲南文獻社出版《雲南文獻》等刊物;1973年,山西文獻社發行《山西文獻》、甘肅文獻社出版《甘肅文獻》等刊物;1975年,山東文獻社發行《山東文獻》刊物;1976年,安徽文獻雜誌社發行《安徽文獻》刊物;1977年,綏遠文獻社發行《綏遠文獻》刊物、察哈爾省文獻社為蒐集資料編輯地方文獻而出版《察哈爾省文獻》;1978年,臺北市廣西同鄉會發行《廣西文獻》刊物;自1962年至1978年止,總發行20種。                         

伍、民間之刊物    

19466月,「臺灣文化協進會」成立,由該會出版「臺灣文化」刊物。是一個綜合性的刊物,至第634期(195012月)而停刊。195112月,臺灣風物雜誌社出版《臺灣風物》季刊,至今已歷45年,始終未曾間斷過,是臺灣光復後民間最悠久的刊物。 

《臺灣風物》係由陳漢光發起成立,該雜誌的內容早年是以民俗習慣的記錄和隨筆為主,爾後隨臺灣本土意識的日漸高漲,臺灣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因此《臺灣風物》的內容也有所改變,一方面維持特有的民俗采風傳統,一方面邁向學術專業化的性質。
   
該刊物
自第656期合刊,至第1023期合刊為止(19561960)是該雜誌經營最艱苦的時期,常因經費不足,發生出版無以為繼的情況。在經費拮据時,臺灣風物曾以手寫編印發行,或以史料印行充當。自201期之後,改為季刊發行,按期出版,迄今未曾脫期。

《臺灣風物》最初是由陳漢光、楊雲萍、賴永祥、曹永和、宋文薰諸先生發起;誌名「臺灣風物」,是從「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陳奇祿先生主編)的靈感而來,英文名為「The Taiwan Folkways」。自創刊以來,該刊歷經社會時代的變遷,由早期只由少數研究人員求稿的艱難,至後來各地文獻會的興起,蒐藏與出版物的推廣,及臺銀文獻叢刊的大量流通,加上新興知識份子的共同努力,推展臺灣研究的前途。

《臺灣風物》在體例上有珍印選刊、史料介紹、特殊專輯、論著、書評、地方史蹟、民俗、歷史人物介紹、文化活動、研討會資訊、雜纂、文物調查報告等,內容遍及考古、歷史、地理、文藝、民俗、語言、宗教等領域,在資料的公開與理論的指導上,為今人提供標地性的指引。         

《臺灣風物》除了定期出刊之外,也出版叢書。在臺灣研究日趨重要之際,臺灣風物將更自我催促,反映時代的變化,繼續扮演民間的、自由的、開創性的角色,為臺灣研究的茁壯發展,盡一份心力。

 

    1980年12月1,由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發行《史聯雜誌》創刊號。本刊發行至199911月第35期止;自20006月第36期起,將刊名改為《臺灣史蹟》。200208停刊。本刊物以研究臺灣史蹟源流,恢宏歷史教育,發揚中華文化,激勵全國同胞愛鄉、愛國之情操為宗旨。是一部具有參考價值的期刊。

198588日,三臺雜誌社發行《三臺雜誌》於苗栗。自清以來,臺灣乃有三臺之稱,即北臺、中臺、南臺。俗稱三臺才子,即指臺灣才子,而山城素以三臺疊翠聞名全臺灣,故取名為三臺。《三臺雜誌》集廣大作家的著作,以雙月刊前後連貫的形式出版,自第14期起,本刊物重新定位於「土地、歷史、民俗」三大方向,並以「擁抱土地、重探歷史、關愛民俗」為志,試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探索與深思本土文化重建的諸多問題,但發行到19888月第18期後停刊,本刊物一方面要為過去的文化做註腳,一方面要為年輕一代做更深一層的文化探索。

   19862月創刊的《鹿港風物》,是在鹿港文教基金會孕育下誕生的。鹿港文教基金會創立伊始,即設有鹿港雜誌社發行委員會,只因經費問題而停頓,直到施人豪教授的催生下,使《鹿港風物》這份雜誌順利發行,其意義非凡。

    本刊物的發行旨趣,就是秉承鹿港文教基金會的宗旨,宏揚優秀的文風與純樸的善良民風,提高民眾的生活品質,促進地方的和諧與繁榮。

                

陸、結語

文獻資料的整理,為歷史研究的第一步,而歷史的研究在於搜集、考訂、排比史料,重建史實,進而闡釋歷史的意義,引導歷史的趨勢。

地方文化的建立必須來自於「內發性」的發展,在建立地方特色文化中,「地方文獻」提供了建立地方文化特色的資源,因為地方文獻中不僅記錄了地方發展的歷史,也呈顯了地方發展的現況,居民藉著這些記錄與成就,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回顧19417月,臺灣帝大臺、日學者合作創刊《民俗臺灣》,發行至19451月,共刊行43號,民俗臺灣月刊雖然主要在於記錄研究臺灣傳統生活習俗;但仍可視為戰前臺灣史研究傳承的句點。另外,「臺灣文化協進會」創刊《臺灣文化》,唯在228事變之後即告夭折。1948510日,陳奇祿先生主編的《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第一期出版,至195553日結束,共195期,可視為戰前《民俗臺灣》的重現。社會學家陳紹馨致力臺灣研究,1956年創刊《臺灣研究》,然而仍如彗星般出刊二期而告終。臺灣史研究進入消沉幽晦的景況。

1948年起《臺灣省通志館館刊》(後改為文獻專刊、臺灣文獻)、《臺南文化》、《臺北文物》(臺北文獻)、《南瀛文獻》等以文獻會為中心所發行的刊物,提供學者發表研究成果的園地。19601980年間,大陸各省市旅臺人士為服務鄉邦,敦睦鄉誼,多有同鄉會之組織,紛紛出版同鄉會刊。另外民間人士在1951年底創刊《臺灣風物》,後來獲得「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的支助,從無間斷地發行至今55年,對臺灣史研究有相當程度貢獻。

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歸入中華民國。由於受到時代鼎革的影響,日據時代的新文化運動者在政治風土不調適之下,紛紛轉入文獻工作。所以當時的文獻界,人才輩出,臺灣史的研究也蔚為一種風氣,刊物水準高。可是至60年代之後,人才凋零,臺灣史的研究也慢慢進入萎縮的狀態,文獻會的一些刊物,常常成為行政報告與政令宣傳的刊物,而民間刊物也因人財匱乏,遭逢停刊的厄運。

為了讓民眾瞭解地方過去的歷史及體認傳統的重要性,各地方政府及文獻會都出版自己地方文獻雜誌,藉由地方文獻刊物,能夠有效地保存地方相關資料,建立有價值的資料庫,成為有益於教育、學習、研究的數位化素材。

 

參考資料

1.    國立編譯館主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臺北市:漢美,民8412月),頁1633-1634

2.    臺灣通志館編,《臺灣省通志館館刊》(臺北市:成文,民723月臺1版)。

3.    盧震京著,《圖書學大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民6810月修訂臺2版),頁565-566

4.    辛廣偉「臺灣的出版研究(上)」,《出版發行研究》2000年第2期,頁22-24

5.    辛廣偉「臺灣的出版研究(下)」,《出版發行研究》2000年第3期,頁25-27

6.    許清茂、向芬「臺灣雜誌70年」,《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5期,頁141-149

7.    張炎憲「戰後臺灣史研究的發展脈絡:文獻會與民間之刊物」,《臺灣文藝》89期,民737月,頁213-218

8.    張炎憲「臺灣風物五十年:從草創到茁壯」,《臺灣風物》504期,200012月,頁19-40

9.    陳奇祿「光復後初期的臺灣研究」,《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民834月,頁429-435

10.戚嘉林「臺灣官方的臺灣史研究(1945-1985)」,《史聯雜誌》第28期,民8510月,頁97-106

11.辜瑞蘭「中央圖書館所藏中文期刊資料及其利用的途徑」,《幼獅月刊》第46卷第4期,民6610月,頁42-49

12.楊雲萍「臺灣風物創刊前後」,《臺灣風物》314期,198112月,頁13-18

13.臺灣風物編輯組「第80回臺灣研究研討會暨臺灣風物四十年紀念會」,《臺灣風物》422期,19926月,頁169-182

14.臺灣風物編輯組「臺灣風物五十週年紀念座談會會議紀錄」,《臺灣風物》504期,200012月,頁41-68

15.戴寶村「臺灣是臺灣史研究的重心: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論壇》第338期(29卷第2期),民7810月,頁7-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